上市公司股权代持藏着哪些门道?法律风险、裁判观点、后果处理,一文讲透
上市公司股权代持藏着哪些门道?法律风险、裁判观点、后果处理,一文讲透
入库时间:2025-08-04|字体:| 下载收藏 语音播报
  来源:国资数据中心
一、股权代持的概念与一般性规则

(一)一般概念

股权代持也称委托持股,是指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协议,约定出资和收益分配等权利义务,名义出资人作为显名股东,实际出资人作为隐名股东的行为。在商业实践中,出于股东身份保密、股东资格受限、规避竞业限制等因素考虑,股权代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持股方式。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〉若干问题的规定(三)(2020修正)》将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代持行为的本质认定为普通的合同行为,确立了“原则有效,例外无效”的司法规则。

(二)上市公司适用的特殊性规则

对于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上市公司而言,有关股权代持的问题一直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或司法解释,属于司法实务中的争议话题。2023年《公司法》实施前,司法实践从“违背公序良俗”的 ……
继续阅读(剩余:93.18%)
请登录后识别阅读权限!

扫码在手机上打开本文
DN:N23290820250803N
© 2003-2025 国资数据中心  版权所有   未经许可,均不得转载有    网安备51019002001697号